31省区市新增境外输入确诊36例(31省区市新增36例均为境外输入)
17
2025-08-20
长按下方图片保存,到QQ扫一扫添加客服好友 |
中新网丽水8月20日电(傅飞扬谢家俊林坤伟)20年前,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”理念(下称:“两山”理念)在安吉余村诞生 。多年来 ,这一理念深刻塑造浙江、深远影响中国、深得世界赞誉。
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20年排名浙江省第一,成为全国唯一空气 、水环境质量均跻身前十的地级市;生态颜值持续焕新,经济发展动能澎湃 ,金山银山“成色”日益充足……
丽水是“两山 ”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。20年来,该市以非凡定力守护生态环境,以创新思维探索“两山”转化路径 ,奋力打造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市域样板 。
生态治理答卷:碧水青山织锦绣
提起缙云仙都,许多人会想到网红打卡点岩宕。然而,这一气势恢宏的出片胜地曾是废弃采石场,裸露的岩壁与散落的碎石见证着过往资源开发留下的“生态疤痕”。
2021年 ,建筑师徐甜甜团队结合采石遗迹特有的几何形态、天然纹饰,采取最小干预措施进行设计改造,推出“12时辰游千年石窟”系列旅游产品 ,废弃的采石点变身书房、剧场和展演厅,如今备受游客青睐。
丽水是全国重要的矿产建设基地,20世纪90年代以来 ,遗留下大批停止开采的废弃矿山 。为盘活“沉睡资源”,该市成立矿区修复专班,推出创新盘活资源、配套政策支持 、运营迭代升级等系列举措 ,让93座废弃矿山实现华丽转身。
景宁废弃矿山变身旅游度假村“天空之城”,建起矿洞客房、云海日光浴场等,吸引全国各地游客;遂昌把废弃金矿打造成黄金矿山主题公园 ,开发矿业遗迹展示区、生态休闲娱乐区 、现代黄金工业体验区等20多个景点……废弃矿山的“重生 ”,诠释了丽水资源盘活与生态修复协同共进的绿色发展密码。
今年夏天,庆元龙岩村三井溪自然村圈粉无数——随着潜水爱好者拍摄的“玻璃水”照片在互联网传播,原本不为人知的小山村凭借一潭清水 ,引来大量杭州、上海的游客 。
山是江浙之巅,水是六江之源,悠悠碧水是丽水靓丽的风景线。在此背景下 ,当地率先制定了《丽水市重点断面水质预警处置机制》,实现水质高标准管理、精准预警 、及时交办、迅速整改的工作闭环。
时至今日,在丽水的梯田里、山林间 ,仍保留着“稻鱼共生”“茭鸭共生 ”“林菇共育”等农业共生系统:当地人始终相信,“靠山吃山 、靠水吃水”是自然的馈赠,而以“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”理念修复、保护自然 ,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有的自觉 。
绿色发展答卷:点绿成金谱新篇
清晨的薄雾漫过缙云胡源乡的连片山林,当地村民章有木看着手里的集体林地收益权证有些激动,证书上清晰地写着股份数“3股”。“没想到我也成股东了 ,能领到分红。 ”他说 。
近日,胡源乡6456户家庭都领到了一本集体林地收益权证,拥有了胡源乡集体统管山林的部分收益权。通过该县试点的集体统管山林地收益权量化到户改革,当地把2.3万亩荒废、低效山林变成可连片开发的好资源 ,优质文旅项目纷至沓来。
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 。“两山”理念提出20年来,丽水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,开启点绿成金的生动实践。
秉承“生态就是经济 、经济必须生态”的理念,丽水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,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“5+5 ”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。项目建设热火朝天、健康医药补链成群、低空经济振翅“高飞”……截至目前 ,丽水拥有浙江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396家。
如何从生态“高颜值”中提炼“高价值 ”,让山区民众致富路越走越宽,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 。
2019年 ,丽水成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。2024年5月,丽水第二次入选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名单,开启机制改革2.0版的新探索。
立足自身禀赋 ,丽水不断让生态资源释放出经济价值:2024年,青田县“稻鱼共生”系统面积达7万余亩,稻鱼产业总产值3.4亿元;遂昌长粽通过电商直播、冷链物流和SC认证,订单量突破600万根 ,带动3800名村民人均增收2万元……
与此同时,面对城乡发展步调不齐 、城乡要素流通不畅等问题,丽水以运营为纽带 ,串起城乡要素流动的“黄金链条”——当地发布“我在浙丽有个村 ”乡村振兴共富合伙人招募计划,目前已有500多名合伙人为乡村带来了项目和人气 。
民生幸福答卷:硕果惠及千万家
盛夏时节的千峡湖,碧水悠悠 ,青山如黛。走进景宁畲族自治县渤海镇“千峡极速水乐园”,独木舟、皮划艇、卡丁船等让人眼花缭乱,市民游客在水上嬉闹 ,船桨翻起浪花,尽情享受清凉与快乐。
在践行“两山”理念的道路上,丽水积极探索具有辨识度的生态惠民 、生态利民、生态为民之路 。
每逢节假日 ,缙云县的巧溪人工湿地总会迎来大批市民游客。
原来,巧溪下游流经缙云经济开发区(新碧街道),随着上游人口增加以及区域开发程度加大,生活和生产废水增多 ,巧溪生态保护需求日益增加。为此,2022年以来,缙云谋划实施了巧溪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,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堰坝、湿地工程 、截污工程等 。
“最初听说家门口要建起水质净化设施,周边民众都不是很乐意,怕影响生活 ,现在巧溪人工湿地成了新晋网红打卡点。 ”新碧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治水管水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 。
丽水河网密布,水系发达。近年来,该市以中小河流治理为核心抓手 ,通过“生态修复、制度创新、数字赋能”三位一体治理路径,统筹推进水安全 、水生态、水经济协同发展:昔日“脏乱差”的农村沟渠池塘变得清澈,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%;2022年至2024年创成浙江省级美丽河湖15条、水美乡镇42个……
近年来 ,丽水全域开展古村复兴模式和“拯救老屋 ”行动,通过修缮传统村落整村风貌,有效激活农村闲置资源,增加传统民居的生命力和经济活力 ,提升了生态产品价值。
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底蕴,莲都区形成了以古堰画乡艺术创作带动乡村旅游 、油画和茶叶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,为拓宽“两山”转化通道提供了一份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艺术+”样本……
着眼过去 ,丽水已绘就硕果累累的生态答卷;放眼未来,当地将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,不断满足民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。(完)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